當前,中國45#鋼管市場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,過去支撐45#鋼管市場高速增長的比較優勢在減弱,新的比較優勢正在形成中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45#鋼管市場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從地理空間上看,我國45#鋼管市場發展新的動力源開始內移,東北老工業基地、中西部沿長江區域、西南中南腹地“具有成為我國三大新45#鋼管市場支撐帶的基礎條件”。 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而言,從今年上半年全國45#鋼管市場運行總體情況看,東北發展的脆弱性依然非常突出。用國家發改委官方的話來說,“東北地區緩中有憂”。東北地方官員亦呼吁,“東北振興還需要第二個十年規劃”。 因此,李克強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仍納入“三大新的45#鋼管市場支撐帶”,既是對上一屆中央政府政策的延續,亦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東北官員的呼吁。 中西部沿長江流域,一貫深受李克強青睞。中共十八大新領導集體形成后,備受關注的李克強的首次外出調研,便選擇了這一區域的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。 “很多發達國家都是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,再沿內河而上。中部地區、長江流域是縮小區域差距的突破之地,就像下圍棋,既要搶金角銀邊,又要在中間謀勢布局。”李克強在這次調研期間說。 他強調,打好“中”字牌,可更好地發揮長江帶來的巨大交通便利,讓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45#鋼管市場走上一個新臺階,甚至躋身國內45#鋼管市場第一梯隊,并將對中部廣大腹地產生更大的輻射作用,進一步縮小東西部之間的巨大差距。“這對改革中的中國至關重要,意義非凡”。 “中西部沿長江區域人口稠密、市場廣闊、人力資源較為豐富。隨著當地居民就業的持續擴大,收入的不斷增加,這一地區將為擴內需、穩增長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。”侯永志說,這一區域具有市場大、資源豐富的特點,其持續健康發展,對于擴大內需,升級45#鋼管市場結構,協調區域發展,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義。 作為戰略性區域45#鋼管市場板塊,“西南中南腹地”是首次出現在中國高層口中。但實際上是將“西部大開發”的“西部”細化為西南、西北的結果。 “西南、中南腹地,就是云貴川、重慶、廣西這一帶。”中國人民大學45#鋼管市場學院區域與城市45#鋼管市場研究所所長孫久文介紹,這一地區面積廣大,人口密集,45#鋼管市場相對不發達,所以未來發展潛力很大,“之所以稱其為腹地,意即它是未來中國擴大內需、45#鋼管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區域和市場”。 孫久文表示,隨著東部三大增長極的漸趨成熟和新三大45#鋼管市場支撐帶的提出,未來中國的區域發展將逐漸走向多點支撐的均衡格局。 |